“TOP大学来了”小编按,在南京大学物理系(现物理学院)学习是怎么样的一番体验呢,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看看这篇投稿,笔者记忆中的南大物理系。

在南大物理系本科就读的四年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四年。不知不觉,距离第一次走进南大,已经十多年了。

 

我是07年高考,只愿意学物理。排名全省五百多名,当时志愿在科大物理和南大物理之间选择。虽然有一段时间后悔选了南大而不是科大,但在南大我还是收获很多。

当时南大老师来我高中招生,一个重要的宣传点就是南大的招牌专业物理,而闵乃本院士领衔的团队刚刚获得了空缺多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近几年多了起来)。

 

进校后发现,物理确实在南大地位很高。开学典礼上发言的院系级领导只有当时物理系主任祝世宁。

 

下面就分几方面回忆一下四年的经历吧。

对本科生而言,最重要的无疑是上课。

 

对我影响最大的课程大概有三个。大二安晋老师的《理论力学》、大三陈申见老师的《粒子物理》和大四李俊老师的《高等量子力学》。《理论力学》和《高等量子力学》两位老师虽然风格不一,但是架构都十分清晰,直接帮我建立起对物理学的整体认知,甚至很大程度影响了我的世界观。而《粒子物理》这门课让我选择了之后的研究方向。

 

其他课程好的坏的也说两句。大一《物理学史》就是讲物理学神话人物的神话故事,牛顿、爱因斯坦以及量子力学众侠让人气血翻腾,充满对物理学的激情。《电动力学》王振林老师的PPT做得很好,讲得也清楚。大三《量子力学》用的是曾谨言的教材,不知别人如何,我是没咋学懂。《统计力学补充》是王强华老师上的,推导功力极强,不备课,一支粉笔直接推,考试不限时,挣扎了三个多小时,我勉强及格。《数学物理方法》是万贤纲老师上的,纲哥说自己当年数理方法是免修的。可能他觉得都很简单吧,我们好多人是跟不上的。。。据说现在纲哥的课有进步了,至少由怨声载道变成了褒贬不一。大三时有一门《非线性物理》,刘俊明老师上的,第一节课试听一百多人,第二节就只有二三十人了,最终稳定在每节课五六人。

 

专业课老师大多是杰青、长江学者,导致我当时觉得这些头衔很容易呢,毕竟系里院士都在十个上下,现在知道。

 

我不满意的是《普通生物学》居然是核心课,厚厚一本教材,我读一句话,get到的不是一句话,而是n个词。。。《大学化学》也是核心课,不过上课的是物理自己的老师,一上来就用量子力学解氢原子的那种,还是可以接受的。

 

公共选修课是我很喜欢的,门类很全,尤其是心理学的诸多课程《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学与生活》、《普通心理学》对我性格的完善帮助很大。谈文娟老师的课,是根据我们的提议选择每节课的主题,记得当时我的三个还是四个提议都被选中了,有“如何克服自卑”、“如何克服拖延”等,貌似现在她在开讲座教同学们如何谈恋爱。老师们很专业,提供的一块钱一小时心理咨询也是良心。

 

总体而言,基础课程还是很全的,质量也还可以,但进阶类的少一些。本科的高阶课程可能就是《粒子物理》和《高等量子力学》了,研究生时从同学那了解到复旦本科有开《量子场论》,而且是吴咏时大神的高阶版本。而南大只有研究生才开设《量子场论》,甚至《广义相对论》天文系才有。

 

同学篇 

同学们厉害的很多,混日子的也很多,混日子的同时又厉害的也有。

 

认识的第一人是我一个室友RH,扬州人,很厉害。上课前的军训期间,他就给我普及了公理化体系(我这个小地方去的,在高中时对此还是比较懵懂的),这对我思维体系形成帮助极大。

 

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怎样才能建立完整的物理思维体系?

 

另外一个室友QYK,是个高富帅,人也很好。帅到什么程度,小饭馆吃个饭,就有学姐要电话号,约不出去学姐就到宿舍楼前堵门;食堂吃个饭,就有人小百合上发帖求爱,称其为“翩翩浊世佳公子”;再去食堂吃个饭,就被校礼仪队求入伙追着跑。大一时只有他有电脑,宿舍三个人都用他电脑轮流着打魔兽;一次我们三人用U盘拷贝魔兽,去装在大学外语学习中心的电脑上,打了两局他被监控发现了。那是一段快乐的时光。

 

由于很多课是大课,班级凝聚力就一般,宿舍就变成了基本单元了,到现在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

 

说到宿舍,一姐的宿舍是最猛的,一姐LY去了斯坦福读博,一姐的室友LX去了耶鲁读博,另一个室友LXW也是年级top 10,选择保研本校。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一次实验报告,我写了一页半(我懒。。。),然后看见一姐厚厚的一沓,大约有五六十页,一姐成为一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从Facebook上了解到她刚发了一篇Nature一作,看来不仅绩点高,科研也是很强。LX的父亲貌似是浙大物理学教授,不知道现在浙大教授还会推荐子女来南大读书吗,哎。

 

说到大神,不得不提到YY。他博士申请到加拿大,可能在有些人看来一般,但他在PI四年博士毕业,当时就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式,已在振幅领域名气很大,然后到普林斯顿高研院跟随大名鼎鼎的Nima做博后。应该是今年作为青千被浙大引进。

 

还有一位很有特点的CDS大神,他就是属于混日子的同时又厉害的。大一上《大学数学》期中考试,他考了满分,这没什么,因为我也是满分,期末他又考了满分,这次他是唯一的满分了,据说全校均分是四十几。大二时打dota打得很猛,在被杀死的时候把数理方法的作业给写了。。。然后拿给多友们“借鉴”。。。最后,他申到了马里兰大学读博。

 

XSL大神也是我很欣赏的,他的理论比我强,实验比我强,计算机也比我强,更气人的是,他当时就有女朋友。。。在《非线性物理》课上,他解出了一道难题,据刘俊明老师说这道题要好几年才能有一位学生能够解答。

 

除了物理,同学们在其他方面也是百花奇放。我的室友RH是学校拉丁舞社的社长,手下一百多号女将和七位男将。。。隔壁宿舍PDF同学,是武术协会会长,在武协一次招新中耍断了他教练的长棍。。。上一届,有位QJ学长,魔兽是省队的,据说跟SKY还是谁的过过招,然后我们数学考试时他来补考。。。还有两位同学创办了学校首个魔方社。系里的足球队一直是一支劲旅,但直到我毕业之后才夺冠。系里的乒乓球队更是厉害,KL学长曾是省队的,经常夺冠。

 

生活篇 

少时家贫,大一时开始每天伙食费控制在十块之内,当时一个八食堂包子四毛五(目前肉馅体积一立方厘米),一份一般的荤菜三块,一个大排两块多,一份青菜一块,一份豆芽四毛,一份包菜也是四毛,所以十块钱吃得还行。有一位武汉的同学JS听说了这件事,遂决定他也设定此上限。后来我将上限减到八块,JS遂放弃。那段时间是我成年后最瘦的日子了,只有一百二十斤。到了大二,日子就好过了,因为拿到了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人民奖学金一等奖,一共七千五。后来的故事,就是渐渐胖了起来。

 

07级和08级是南大比较特殊的两级,因为只有我们经历过所谓的“两岸三地”——浦口、仙林、鼓楼三个校区。浦口最破,鼓楼最老也最美,仙林最新,但是呵呵。仙林的教学楼有天花板掉下来砸晕了自习的同学,食堂有天花板砸坏了桌子,西侧的校门不到两年台基就开了洞。。。

 

去向篇 

按我目测,毕业之后,出国的、保研的、考研的、工作创业的各占四分之一。

出国的基本是美国,然后加拿大、法国、德国零星有几个,大部分还是读博,读硕的较少。最好的是两个斯坦福,然后有耶鲁、杜克、马里兰、布朗等等,UIUC的比较多,貌似比较友好。

 

保研的大概保内保外各一半吧。保外基本去向是北大、清华、复旦和中科院强所。你想去次一些的学校系里是不给名额的。而且对于排名前十五名的同学,系里还会确认你跟的导师至少是杰青。

 

番外篇 

总体而言,南大物理的声誉是很足的。在我保研和读研时,报出南大物理的牌子得到的总是承认。这些声誉都是一代一代杰出校友建立起来的。

 

本科时,就经常会被校友们的传奇故事所激励。

 

赵忠尧先生,师从诺奖得主密立根,是历史上首位捕捉正电子的人,归国后,他成为中国核物理的奠基人。研究生时期,我在赵先生的女儿赵维勤女士办公室对面,也是离传奇很近的一次了。赵维勤女士曾主演电影《祖国的花朵》(电影名你可能不熟,但主题曲你肯定会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也是新中国第一代童星了。不知道童星成为物理学家的例子,现在还有没有。

 

吴有训先生,与导师康普顿发现了“康普顿-吴”效应。

 

吴健雄先生,实验验证了李政道先生和杨振宁先生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直接为后两者送上了诺奖。吴先生还是美国物理学会首位女性会长。她的丈夫袁家骝也是一位物理学家,同时他还是袁世凯的孙子。

 

现在活跃的有张翔(美国工程院院士,刚刚就任香港大学校长)和王贻芳(中国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得主)等等。

 

目前南大物理貌似遭遇了一些困境,也是吾辈为其正名之时。